1.公用充電站模式
充電站模式與加油站類似,通常建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兩旁。充電站模式由于需要占用大量場地和需要專用供電設施,投資大且難以收回成本,因而除政府樣板行為外,很難進行商業推廣。
1)主要特征。充電站由多臺充電設施組成,可以采取快充、慢充和換蓄電池等多種方式為各種電動汽車提供電能。慢充耗時較長,快充充電時間短,但對蓄電池損傷較大。規模較小的充電站一般可供10輛汽車同時充電,規模較大的充電站可供40輛汽車同時充電。
2)優點。充電站可以為社會汽車提供多種服務,既可以快充,也可以慢充,有些充電站還可以提供換蓄電池服務;充電速度快,采用快充方式一般可在幾十分鐘內將蓄電池基本充滿;充電站由于具有公用性質,設備利用率高于停車場的充電樁。公用充電站最大的優勢在于快充,但目前快充技術還有待完善,以期進一步縮短充電時間,減小對蓄電池壽命的損害。
3)缺點。充電站占地面積大,規模較大的充電站占地超過一般加油站,甚至可與停車場相比。由于占地面積大,在城市土地日益緊缺的情況下,充電站在大城市布點數量受限,網點密度低。由于需要配備多種充電設備,建設難度較大,一次性投入多,國家電網公司新建一座充電站投資平均在300萬元左右。
2.停車場(或路邊)充電樁模式
停車場(或路邊)充電樁是為電動汽車補充電能的設備,外形猶如停車計時表一般。一個充電樁可同時為兩輛汽車充電,充滿電的時間為6~8小時。充電樁可實現計時、計電度、計金額充電。
1)主要特征。充電樁通常建在公用停車場、住宅小區停車場、商場停車場內,或建在公路邊,也可以建在私人車庫中。充電樁具有功率較小、布點靈活等特點,以慢充方式為主,具備人機操作界面和自助功能。
2)優點。充電樁建在停車場或路邊,占地面積小,建在車庫和住宅小區內的充電樁完全不占公共用地;建設難度小,一次性投資少,單個充電樁的建設成本在2~3萬元。
3)缺點。充電速度慢,充電樁采用慢充方式,充電時間要5~10h;由于充電時間長,且部分充電樁具有專用性質,充電樁的設備利用率低;不能滿足應急、長距離行駛的充電需求。雖然建設單個充電樁很容易,但充電樁要形成網絡才能滿足電動汽車普及的需要,完善整個充電網絡需要較長時間。